查看原文
其他

【建言|对话程蓉】:一位“非典型”建筑师的职业选择

Roca Gallery Roca Gallery乐家艺术廊 2022-12-15


【建言】:建其筑,言其道,Roca艺术廊联合建筑档案,推出的全新子栏目。通过视频,图像,声音多重方式展现,聚焦在场的设计言论。专注于城市现象的研究与持续化讨论,结合城市观察者与建筑思考者的洞察,同筑在场设计,共享建设新知。





01
从建筑学到管理学
在偶然中追随自己真正的热爱



我选择建筑作为自己的专业,其实是比较偶然的。我父母都从事电气设计工作,所以我从小就接触画图,觉得画图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但我那时并不了解“建筑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我只是隐约知道自己想为生活创造一些有意思的空间和环境。我们那个年代的高考录取率很低,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多报考资讯,是先填志愿再高考,所以我们会在根本不知道自己水平发挥的情况下就把志愿填了,但这种情况恰恰让我能够有勇气追随自己想学习的专业,我想我在一所不错的学校,成绩也还可以,带着一种盲目的自信,无知而无畏地考进了同济大学建筑系,逐渐走上这条路。


▲ 同济大学

本科之后,我幸运地获得去伦敦游学的机会。那时的我对一切学科都充满好奇,尽管我不是一个对建筑设计特别痴迷、特别执着的学生,但我很好奇这个世界的商业活动是如何运行的,这些开发项目是如何实现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进了一家伦敦的大学,没有选择继续读建筑学,而是读了一个管理学硕士学位


▲ 在伦敦


离开英国,在香港回归之际来到香港,同济建筑学的背景很快让我找到一份建筑事务所的工作,并在几年后拿到了香港注册建筑师的资质。


▲ 在香港


再后来,因为机缘巧合与KPF合作一个项目,知道我是来自大陆的设计师,并有意回到上海生活,就邀请我加入到KPF当时在中国的一个项目。当时,我的好奇和无知而无畏又一次帮我做了决定,我想,为什么不呢?就这样地成为了KPF的一员,带着两岁的儿子先于老公回到熟悉又陌生的上海


▲ 程蓉Rebecca 工作照


所以似乎我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我的生活充满偶然,就是人生该走到哪一步,我就追随着自己的内心、兴趣和热爱,一步步地往下走,把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该完成的目标都达成,就逐渐成为今天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




02
从内地到海外
不同国家的职业状态让我对建筑有了新的理解



过在国内读书和在海外留学,我发现内地建筑师的职业状态与海外有很大差别。中国这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发展迅猛,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建筑师成为一个被广泛需求而又曾经比较新兴的职业,这个职业最初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陌生和神秘的,当时大家会觉得建筑师是接触艺术的、相对高冷,而且似乎建筑师们都过着相对富足的生活


▲ 静安嘉里中心


但是在国外,因为欧洲建筑学这个专业是一个通识教育,针对的不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是集合了人文、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综合教育,因此年轻人们都要学习,但并没有很多人真正走上建筑师这一职业岗位,因为国外建筑师的行业非常辛苦,工资在起步阶段也不太高,需要很多年的积累,同时市场上也没那么机会、那么多新项目、大项目给很多建筑师来设计,所以建筑师们做的都是一个个小项目,更多的是实实在在去改变一些小客户业主的需求。


▲ 恒隆广场


这两种不同的职业状态让我从不同维度去认识了建筑设计,既对建筑设计作为一门专业的精深保持尊重和敬畏,又对其作为通识、审美教育的特征与影响和进行了关注。




03
从“女性建筑师”到建筑师
期待历史能够打破建筑师身份的壁垒



很多人在采访、接触过程中会特别地强调我作为女性建筑师的身份,我其实并不是特别介意被别人这么称呼,因为这个行业在我们读建筑时,的确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学科。从历史上来说,建筑师这个职业不管在西方还是中国,都更像是一个工匠,它和艺术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更多的是一个要去动手实践、去花力气建造的职业,所以这个行业从传统上来说的确是以更有力气的男性为主的


Habitat for Humanity公益助建活动现场


但是现在,随着设计工具的更新,还有一些通讯、技术方面的发展,很多需要力气的、过去只有男生能做的事情,现在女生也是可以做的,我觉得这是整个行业在发生变化,我很期待这样的变化,我觉得未来可能就没有“女性建筑师”这个称谓了,就像现在的医生一样,当社会上有相当多的、甚至一半以上的建筑师是女性建筑师的时候,这个称谓就用不上了。我很期待历史能够打破建筑师身份的壁垒。




04
从跨国公司到国际市场
文化理念、服务意识、全球视野



在伦敦学习管理学的时候,我的研究领域就是跨国公司管理模式研究,从2003年我进入KPF到现在,我一直在以我在管理学方面习得的一些视角来体察和思考,什么样的内涵能造就一家成功的、国际化的设计公司?

▲ 纽约办公室


对于企业内部管理,我发现运营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和运营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一个电力企业是非常不一样的,因为设计公司的核心是人——将每一个有清晰目标、不同想法的人统一起来,让大家有相对一致的思想和认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确定统一的企业文化。我们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功夫:首先,无论在公司外在的基础设施和装修风格、电脑的联通方面,还是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我们都有统一的管理和规范;此外,我们的员工来自全球40几个国家,有着丰富的人生背景的同事大有人在,你不会认为这是一家非常美国的公司,而会很容易感觉到它的包容和多元。

▲ 纽约办公室


对于企业外部运营,我认为对KPF这样的跨国公司来说,最具代表性的是我们扎根本土的服务意识和设计的国际视野。我们的设计团队与项目市场往往不在同一个地域,而对中国这样广阔的市场来说,本土许多新兴的设计团队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争取到优质的项目,如何长久地、更好地理解本地的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 中国华润大厦


对此,我们不断对创意、服务进行全链条的审视和优化,我们不害怕竞争,甚至喜欢竞争,认为只要公司体系是健康的,是有核心价值的,有一群志向相同的人在一起奋斗,它就可以在市场上屹立不败。我们最著名的几个项目,比如我自身参与过的哈尔滨银行总部大厦的设计,过程中就非常能够体现我们的设计价值观。这座大厦的客户是一家银行,它们的愿景是把自己从区域银行打造成与国际接轨的一家领先公司,一开始我们觉得这个项目是比较困难的——在当时的哈尔滨,那样一个无论是建造技术还是建筑认知都相对落后的地区,如何打造一座领先的、能够代表一家企业形象的大厦呢?


▲ 哈尔滨银行


我们通过与团队的反复沟通,决定首先尊重这个地域的文化特征,不做特别天马行空的设计,因为这样的设计很难让当时的哈尔滨市民理解;但我们也不会完全被服务制约,我们通过一次次地走访,发现这座城市的很多建筑其实和欧洲、俄罗斯的建筑风格有紧密的关联度,所以我们在设计中运用了许多来自西方的现代手法,把类似西方建筑的比例和尺度运用于大厦外墙,还开创性地在总部园区中引入了当时只能在商业项目上采用的城市综合体概念——一方面保留了很多传统的设计元素,让整座大厦看起来十分典雅,符合当地人的认知和审美;另一方面进行了很多大胆的、突破性的尝试,让这一建筑在尺度和公共空间关系方面对后来的许多设计起到了引领作用。对于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实践,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05
从商业行为到文化体验
只有用心感受才能做出受欢迎的产品



我非常喜欢KPF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每天与我一起工作的公司的同事。他们到中国发展项目,不只是因为在这里看到了商机,觉得这里有设计的机会、这里可以挣钱,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对自己正在研究、正在做的事情产生好奇,他们会对当地的文化产生深深的兴趣,对历史文化、对社会、对城市,甚至对业主、对政府、对周围的老百姓……他们有一种建筑师思维,就是完全以一颗“同理心”去感受,将自己置身其中。


▲ 新天地酒店


比如我们在新天地设计的两个酒店,公司同事对它们都非常有感情,因为这是我们团队来出差时会自己居住的酒店,一个是比较大气的商务型酒店,一个是比较活泼的城市度假型酒店,它们像是新天地的一对姐妹,展现着这里的多元与丰富。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对当地进行了特别深入的研究,设计师们将自己对地域的好奇、情感完全展示和体现在了建筑设计中,比如酒店对花窗这一传统元素的演绎,可以说微观展示了一个西方人视角下的中国,展示了他们对当地文化的好奇和热爱


▲ 新天地酒店


所以对于KPF来说,我们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出于一种商业行为,更重要的是出于对项目城市的尊重,只有用心付出才能做出受欢迎的作品。




06

从“目标型”建筑师到“非典型”建筑师

接受遗憾就不会原地踏步



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典型的建筑师——很多建筑师都是目标型的,希望自己才华横溢,能够成为大师级的人物,设计出备受世人瞩目的作品,但其实仔细想,这样的建筑本身就很少,大量的建筑项目还是要解决业主和社会的一些实际问题


▲ 前滩中心以及晶耀前滩


因此,让我长期坚守在建筑师这一行业的,并不是一个远大的的目标,而是我享受自己当下的兴趣和参与,我觉得自己的参与能够让项目变得更好,让事情推进得更顺利,哪怕是一点点,就是值得的。我认为年轻人在选择行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真正的兴趣,如果仅仅是想出人头地,那么你可以选择任何一个职业,做医生、做老师,做什么都可以,不一定要选择做建筑师。


▲ 前滩中心


我们不要以一个既定“目标”去强迫自己,要能够接受建筑设计过程中和从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遗憾,要不断充实自己,这样就不会原地踏步,总是画了擦、擦了画,过分纠结。一个完美主义的“学霸”可能是不适合做建筑的,因为建筑设计注定是要带着遗憾前行,只要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设计的结果能够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业主,我们就应该自信地走下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对从事的工作怀有真正的兴趣,我们有能力让自己从中获得乐趣和满足。


▲ 上海纽约大学前滩校区


但与此同时,学习建筑也不意味着必须成为一名建筑师,作为一门相对通识的学科,它给了我们很多的选择,仅仅是职业内部,我们就可以选做室内设计师,做设计景观,甚至游戏里面的虚拟建筑,拥有非常广阔的职业舞台;同时,建筑还能为我们带来有趣的人生,我们的穿衣打扮、家里的布置、旅行场所的选择,都无一不体现出“建筑”对我们的教育。


▲ 上海纽约大学


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而不只是盯着“成为大师”这样一个高远的目标。因此我认为,做一名“非典型”的建筑师,可能反而更接近建筑设计的职业状态,更接近建筑设计真正的内核。


建言思想汇之程蓉


合 作 方 :建筑档案


DIALOGUE


更多「建言」系列




除特别注明外,
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oca Gallery编辑。

欢迎设计师和建筑师
线下体验 Roca Gallery
感受创意空间的美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